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致富时代》中国“鳗鱼王”

发布人:昂泰集团时间:1991-05-30

《致富时代》 

林锦华

国家副主席召见“鳗王”

1990年春节期间,国家副主席王震来广东视察。这天,他在珠海召见了一个人物——澄海县和泰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学敏。召见的话题是:这位农民企业家利用海滩涂建成鳗场,投放500万条鳗鱼,年产量达600吨成鳗的情况。黄学敏汇报之后,王震副主席高兴地说:“利用海滩涂建造养鳗场是一项投资少、效益大的工程,在广东甚至全国都是一大创举。”王副主席还鼓励黄学敏要继续拓展鳗鱼养殖业,在扩大出口创汇的同时,开拓国内销售市场。

黄学敏养鳗为何引起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注?他是怎样开拓养鳗这条生财之路?

一个小小的湾头,在中国地图上根本找不到。然而,这个小小的地方,却出了黄学敏这个非凡的人物。他创办了一个国内规模最大的鳗鱼养殖基地——湾头鳗鱼养殖场,组建了和泰企业有限公司,以生产和经营鳗鱼而著称。使他的名字和这里的鳗鱼一起游往四面八方。

从粤东澄海县城坐汽车,向南走大约30分钟左右,就到了湾头镇,在镇南面的南湾村,有一座28米高6层的钟楼,其形似北京的名胜天坛,却显得小巧玲珑。但内外装饰富丽华贵,古香古色,相当美观。在小小的湾头镇,这座钟楼真是鹤立鸡群了,也是最引人注目的建筑物。著名画家李可染曾为钟楼题写了“南湾晓钟”的牌匾,使钟楼增添了几分绚丽的色彩,并成为和泰企业有限公司烤鳗产品的商标。

这座楼的主人——农民企业家黄学敏,在很多人的眼里,始终是一个传奇人物,只知道他的公司在澄海、汕头、广州等地都设有办事机构,生意做得很大很广,而尊称他为“鳗王”,有时候他会坐着飞机从江苏、浙江等地带回大批鳗鱼苗,更多的是开着小轿车在某处突然出现,有时深居简出,难以露面,来去无踪,神了!

接触过他的人,都会感觉他给你的印象是:善良、憨厚、朴实、健谈。他今年35岁,中等身材,浓眉下镶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显得聪明过人,说话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尽管他是“耕田佬”的儿子,现在竟是一个很有经济头脑的生意行家,是汕头市民间企业家公会的会董和广东省民间企业家工会的会员。目前,鳗鱼养殖场扩建工程正在加紧施工,到今年底养殖面积可达到1100亩,放养量达800万条,年产量可达1300吨烤鳗,黄学敏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将是十分可观。

大自然赐予的富路

世间的事就是这么奇怪,往往一个机遇,一个发现,会成为一条源源不断的生财之路。

黄学敏一家过去只靠父亲耕作几亩农田维持生活。少年的黄学敏常与伙伴们一起在韩江畔翻跟斗,捉鱼儿。湾头镇地处韩江支流出海口,每年冬天都有大批鳗苗回游溯河,村里人便到河边捞鳗苗,一天少可捉到几十条,多则上百、上千条。出于好奇,黄学敏也到海边捕捞鳗苗,把捕到的鳗苗拿回家喂养。

想不到大自然赐予的小小鳗苗,竞使这个穷孩子叩开了致富之门。

一天,黄学敏来到县水产局的鱼苗养殖场,看到这里可收购野生鱼苗,他高兴得跳起来。从此,韩江出海口,人们发现了一个10多岁的少年每天背着鳗网、木桶到海边,靠着勤快,黄学敏每天抓到的少说也不下二、三千条鳗苗,这意味着他每天有二、三十元的收入。在这个贫穷乡村,这个收入数目是不简单的。

创业伊始,黄学敏就显示了他善于经营的聪明天资。第二年,他同鳗鱼养殖场订立合同,在南湾村家中设立一个鳗苗收购点,串通乡邻伙伴捕捞到的鳗苗,集中运往城里。这一“转手”,每条鳗苗的手续费,他仅挣3厘钱,但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后来,他听说鳗鱼苗养育一年便可成鳗出售。在南湾村的河滩上,他围了一个1亩的养鳗池,进行自养,从此使他走出了一条成功的生财之道。

中国养殖业一大创举

1983年的春天,黄学敏的一位在台湾朋友向他传递一条信息:日本人每年鳗鱼消费量约10万吨,日本的鳗鱼产量不足4万吨,其余都是从中国大陆、台湾进口的。目前在日本的鳗鱼可卖得较高得价钱,这使黄学敏萌发了一个勃勃雄心。他知道中国是鳗鱼的主要产区,但是,这些年来鳗鱼的饲养者仿佛认为只有在日本才能喂养,而把大量的鳗鱼苗只当作一般的鸭料。其实,我国是鳗鱼的“故乡”,鳗苗资源十分丰富。他想,假如我能养殖鳗鱼,架起一条通往国际市场贸易的鳗鱼的桥梁,那将换来一个富有的丰收。

黄昏,夕阳渐落在海平线,海面上微波轻涌。黄学敏徜徉在海堤上,此时,他不是在欣赏夕阳壮景,而是在谋划一个大胆的行动。

“大面积放养鳗鱼,这里不正就是一个聚宝盆么?”黄学敏站在海堤好象第一次发现了面前的盐碱地的魅力。

黄学敏开始四处筹资,购进了增氧机、冷气机、暖气机等各种设备,在六合围的滩涂上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他的养鳗场除了用一部增氧不停翻动水面的排灌渠是用混泥土结构修筑外,其他都是土池建造,这样投资少。很快700多亩鳗池建成了,首批放养鳗鱼种苗300万条。一些养鳗的专家也被聘请来作技术指导,黄学敏很快掌握了科学养殖方法。比如小鳗鱼气弱,一般水温要在14度以上为宜;小鳗鱼长至筷子头粗后,气渐盛,只有水温不在6度以下就能生长。为了摸透各种规格鳗鱼的生活习惯,他常常夜半三更起床巡视,尽管六合围的海洋气候变化无常,风大雨多,他还是照例蹲在池边观察鳗鱼,一蹲就是几个小时。鳗鱼饲养的投料很讲究,初时,他用鸭料、虾料之类喂养,鳗鱼不爱吃,但他不灰心,查阅资料,根据不同规格的鳗鱼,改用不同的饲料,并进口大、中、小三种不同的鳗料喂养,控制食物,保持每天投料一次,使成活率达到90%以上,饲养量迅速发展到500万条,大批优质鳗鱼开始出口到日本。

独辟蹊径出新招

目前市场上大规模养殖鳗鱼的国家和地区只有日本、中国大陆和台湾省,其中日本和台湾的鳗鱼产量均超过4万吨,中国大陆约1万吨左右。

鳗鱼如同其他商品一样,在世界市场上价格变化莫测。黄学敏以一个挑战者的姿态去迎接竞争,在国内外市场上开拓销售网络,组织形成销售信息情报网,国内外鳗鱼市场的买卖动态,他都了如指掌。一次,日本的朋友打电话告诉他,近期日本由于受各种原因的影响,市场上的鳗鱼销售量减少,价格上涨幅度大。他立即组织货源,将一批质量上乘的鳗鱼通过外贸部门运往日本,占领了市场。

不久前,他与汕头一家公司签订合同,由黄学敏负责提供原料、资金、生产设备,他们提供生产技术,在汕头特区兴建烤鳗厂。黄学敏说:“接受市场的挑战,必须具备雄厚的技术力量和生产应变能力。”他的这一眼光,同行们是始料未及的。很快他就生产出纯鳗肉,配以从日本引进的上等配料烘烤制成,然后用最先进的急冻技术急冻,使其保持原色、原味。一位日本客商品尝后,表示愿意出高价包销。

鳗鱼的主要消费国是日本,中国目前养殖的鳗鱼大部分直接或间接销往日本,因而经营者似乎把目标盯住日本。但黄学敏的经营目标既瞄准日本等国际大市场,也盯住国内市场。他深知,鳗鱼的肉质肥美鲜嫩,营养价值居鱼类之首,尤其是经营加工的烤鳗,更是色、香、味俱全,是筵席上的佳肴。诚然,烤鳗在国内市场上,还有一个消费观念问题。新生活的追求,鳗鱼已越来越多地进入宾馆、家庭宴会,但很多食客用高昂的代价偷吃娃娃鱼、穿山甲和蜥蜴等珍稀动物。却不吃鳗鱼,为何?这须将饮食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日本在70年代初期每年的鳗鱼消费量不过只2万吨左右,而20年后的今天,增长约5倍。这样的消费势头不正是引导和仿效的结果么?

黄学敏在经过一番市场调查后提出:“我要让中国人也尝尝烤鳗”。他认为,其实国内市场潜力很大,以广州来说,200万户居民如果每户每年消费一盒250克的烤鳗,一年就消费500吨,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数目。黄学敏率先向国内市场开拓,现在已经在北京、广州、上海、天津、沈阳、杭州、桂林、福州、武汉、大连等沿海旅游开放城市筹建50多个产品供销联络处。

黄学敏根据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准,推出净重350克、250克和40克的小包装烤鳗,目的是为了适应各层次消费者买回家中品尝,方便储存,而招睐顾客。黄学敏能在当今养鳗业似乎集中于日本,忽视国内市场的开拓,造成鳗价剧烈波动。可黄学敏能在养鳗业处于被动局面中独辟蹊径,开拓新的商品销售市场,他的这一招数,是个不一般的勇敢行动。

为了发展中国的养鳗和烤鳗业,他又继续扩大鳗鱼养殖规模,改进饲料配方,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向国际、国内市场的各层次、各领域进军。中国农村信托投资公司南方分公司独具慧眼,看出了开发海滩涂养殖业的远大前景,他们通过实地考察,对湾头养鳗投资250万元,解决了鳗场生产急需的部分资金,使黄学敏经营的和泰企业有限公司如虎添翼,以中国最大的鳗鱼养殖基地出现在南大门的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