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南方市场信息》农民企业家的眼光
——记和泰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学敏
《南方市场信息》 (本报记者 陈黄漫)
他是个农民,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凭着几十年与土地打交道的经验,凭着自己的胆识和眼光,他建立起自己的鳗鱼王国,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民企业家。他,就是汕头市澄海县和泰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学敏。
现年35岁的黄学敏,和他的同龄人一样,少年时遇上了文革的袭击。10岁的时候就开始提篮小卖了。改革开放后,黄学敏集原来提篮小卖的经验和生意人的精明,开始承包养鸡场。他养的鸡、鹅有一华里长,成了闻名当地的禽蛋专业户,生意近及广州、湖北和江西等地。1983年,他在搞鸡蛋出口时从外贸单位的一些人口中偶而得知养鳗鱼出口日本销路好,他毅然把眼光投入到养鳗鱼这个陌生的行业上来。起初是养一亩鳗鱼,获得成功后逐渐扩大。后来他竟异想天开,向国家承租了澄海县湾头六合围的海滩,开创了中国面积最大的养鳗场。这个海滩涂有一千多亩。他接受一位台湾同行的建议,采用成本低、鳗鱼发病率低的粗养法,成为全国第一个粗养鳗鱼并获得成功的人。随着养鳗事业的发展,他的企业——和泰企业有限公司诞生了。正当黄学敏的养鳗业青云初展之际,前年春夏后的全国性的疲软萧条使他的公司受到挫折,难关难逃。远在北京的中国农村信托投资公司,着眼于黄学敏开发滩涂养鳗的现实意义和未来前景,投资250万元,扶持和泰企业有限公司渡过了难关。刚刚走出困境的黄学敏又作出了令人困惑的反常行动:去年夏秋,日本人垄断鳗鱼价格,鳗价狂跌,成本不保,一些人毁池停业。而黄学敏却反其道而行之,作出了扩建养鳗池的决策,而与此同时,鳗价又走出谷底开始爬升了。
国际市场鳗价下跌,而黄学敏却扩建鳗场,问其缘故,黄学敏的根据是,一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转化,鳗价到了谷底必然回升;二是西方不亮东方亮,国际市场之外还有中国市场。事实证明,这种分析是对的,从而再一次印证了黄学敏那独到的眼光。
我国生产的鳗鱼和烤鳗大部分销往日本。和泰公司也不例外。国内人民在酒楼上蒸鳗是吃过了,但吃过烤鳗的人却很少很少。去年始,黄学敏把目光盯在中国这个巨大市场上,现在,和泰公司采用自身养殖场养殖的成鳗经全自动生产线加工烤制而成的烤鳗,在广州、北京、上海、天津等地设立一千多个销售点,这种色香味美的烤鳗正在走进各大宾馆的宴席。也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庭。黄学敏终于开辟出一条打开国内烤鳗市场的独特道路。
黄学敏从一个小贩成为中国的鳗鱼大王,除了有改革开放的政策外,还在于他那独到的眼光。在一次次别人没有看到甚至意识到的时候,在别人认为行不通的时候,他想到了,他做到了,他行通了,这大概就是他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