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科技智囊》昂泰集团黄学敏的五起五落:良心能值多少钱?

发布人:昂泰集团时间:2004-07-21

[1082004年07月21  本刊记者 李志军


五起五落的黄学敏经历过鼎盛辉煌,也体味过世事悲凉,在这其间支撑他奋力前行的到底是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良心。


对于黄学敏的复出,很多人觉得他是从地下一下子钻出来的。


对面的黄学敏,显得有些憔悴。


他说:没事,我只是心累


在黄学敏看来,做负责任的企业难,做负责任的企业家更难,尤其是在中国。


提起往事时,黄学敏总会时不时冒出良心责任之类的词,话语中夹杂的叹息声让人感到这个话题过于沉重。


因为讲良心、讲责任,他没少挨骂,甚至被人叫做神经病。可他说,别人的评价不重要,关键是自己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社会。


良心用什么来称


想当年,现任广东昂泰连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的黄学敏可是风云人物,早在1994年就被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评选为中国十佳民营企业家,头上的名头多得数不过来。


但他现在的口头语却是我是一个老农民,他更喜欢别人叫他老黄。


从禽蛋大王到鳗鱼大王,再到连锁大王,用老黄的说法:已经五起五落。


老黄讲,要是不讲良心、不讲责任,一起一落就没了,恐怕就真的没有人再知道黄学敏了。有良心,就会迫使自己去解决问题,但光有良心没用,还要有责任感,那样才会去拼搏,才会千方百计地重新再来,才会努力超越自己。


老黄清楚,如果自己什么也没有,就不可能为他人做贡献。在当今,太多企业家更看重无形资产,但是却往往对良心、对诚信视而不见,这种傻事老黄不干。


老黄是苦出身,家里穷,全家三代7口人曾在18平米的小屋蜗居。老黄5岁的时候跟着奶奶去奶奶的姐夫家打饥荒,被赶了出来,后来爷爷病了,上下全靠他自己,亲戚朋友很少,没人帮忙,没有什么可以依赖。那时候责任有点不合时宜地印在了黄学敏的头脑中,后来大了,他懂得了事业越大,责任越大。可是贫穷的巨大压力反弹出的能量也是惊人的。11岁的时候黄学敏开始卖鸡蛋,在通往县城的路上,每天可以看到小跑来的黄学敏,他赤着脚,为的是省钱;他泅水渡过600宽的韩河,为的是不用买5分钱一张的船票。最初,他的兜里只小心翼翼地揣着3个鸡蛋,那是他以每个4分的价钱从乡亲们手里收购的,来到县城,一个卖5分。这么苦奔,最终居然让他能花上几千元盖房子。


到了1976年,当时国家的政策是统购统销,每个农民要按要求上缴一定的蛋品。看着在食品站门口排队的乡亲们,黄学敏又琢磨着怎么帮助大家完成上缴任务,不用排队,自己还能赚点钱。老黄瞅准了当时各个地方粮食存在差价的机会,做起了换购生意,到外省收购鸡蛋和鸭蛋,按议价买进,按牌价卖出,按照当时的政策,一斤鸡蛋可以补贴2斤粮票,一买一卖,老黄一年下来有几十万元的收入。1979年,老黄又成为了当地的禽蛋大王,一天的运量就有240吨,差不多10个车皮。禽蛋大王成为黄学敏的第一个荣誉称号


当时与老黄合作过的人都清楚,老黄不爱和别人讨价还价。湖南发的货,一般到了广州再讲价。有时老黄周转不开,也能把货先贷下来,都知道老黄有了绝不拖欠。老黄不胡来大家都晓得,他知道成本,不杀价,不会整死人,凡事考虑大家,对他人负责,所以大家也放心他。通过诚信建立起来的生意让老黄在福建沿海非常出名,火爆的时候他手里经常握着20多本食品公司的银行托收单。


1982年老黄又开始养鳗鱼,谁成想这一干倒成了老黄为之努力的一番事业。鳗鱼为他获得了第二项称誉:鳗鱼大王。当地的水产进出口总公司又委托他收购了。谁知好景不长,由于当时有人搞鳗苗走私,黄学敏跟着吃了瓜落儿1985年和1986年,老黄连遭两次重创,无奈背井离乡,离开汕头,在惠州重新创业,还把全家户口迁到了深圳。


事情总有峰回路转,1987年,当时澄海县的县委书记、县长又请他回去发展,毕竟老黄是能人。此时黄学敏已在惠州落了脚,有了三个养殖场,养鳗鱼和基围虾。父母官的盛情,游子归家的夙愿,黄学敏又回到了澄海。县政府为了安慰他,给他贷了50万元的财政基金1000多亩的一片荒芜海滩,当时还没有实现机械化,老黄从福建、广东两省的5个县中招集1000多名农民工,干了半年多,终于把荒芜的海滩开发成了聚宝盆,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养鳗场。现在他又把户口从深圳迁回了老家,他说他以前迁走是被迫的,现在迁回来一是要让子女记住从什么地方出生,二是想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坎坷之路。


1989年中国经历了政治风波,老黄的事业也遭受了不小的挫折。由于日本对鳗业实施制裁,国内同业又彼此竞相压价,鸭吃鸭的结果就是没有利润。黄学敏收购了17家养鳗场,想以此来抵制日本,结果鳗鱼价格依然毫不留情地从69000/吨滑向24000/吨。从此老黄对日本始终没有好感,始终不去日本。在后来参加的中日民企论坛上,老黄这种民族情结表现得淋漓尽致,不料日本代表却说:你这样的人要是多了,世界就是中国的了。包括后来1992年老黄和别人一起收购美国的飞机制造公司,更多的是这种民族情结的影响。


谁主宰了企业成败


对中国企业家来讲,断不可仅以成败论英雄,在中国尚不完善的市场环境中,很多局势非一企之力可以预料和把握,难怪老黄坚定地说:反思过去,我没有错


一般人都愿意让别人看自己的过五关,斩六将,而极力回避走麦城。可老黄不,他很愿意和你说说他的五起五落。虽然经历了五起五落,可老黄要建百年老店的痴心不改,因为他相信自己有这个资本。


说到最大的资本,老黄脱口而出就是自信。这个心里有数,不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而是来自科学的判断、客观的分析。因此老黄内心非常清楚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老黄对自己的判断力、预测力一向自负,从不跟着感觉走。1989年鳗苗价格狂跌,老黄却调用飞机运鳗苗,他相信这个产业有潜力,市场有高峰,必有低谷,逢低吸纳让老黄当年赚了大钱。而老黄做鳗油是由于鳗鱼最低价格逼的,因此老黄成了世界最早做鳗油的企业家。


老黄也讲多元化,但强调的是纵深发展,而不是四面开花。企业延续性很重要,老黄只做自己最擅长的。他不随便转行,因为他明白隔行如隔山。细看老黄的五起五落,都是从哪儿跌下去,又从哪儿爬起来,复出后一定是将原有领域稳定住,在介入新领域后再交叉一段时间,逐步转行。所以不但没有大错,而且是退一步,进两步。这都是老黄认真反思,深刻总结的结果。


企业延续性还体现在人脉上,老黄认为,人在根在,认识人就不会死,而只认识钱却会死得很惨。老黄在沿海做蛋品所建立的社会关系、市场网络就成了企业日后发展的基础。他的关系会跟着他一起转行,所以不但没有丢掉,而且还越做越大。老黄做生意不会做成敌人,会做成朋友。家里来电话,30年前一起卖鸡蛋的朋友还去看了自己的老父老母。


浮浮沉沉,老黄心态变化不大,处事倒是变化不小。越是困难的时候做事越慎重、越小心处理。想着要对得起大家,不求朋友是不愿意影响人家,怕惹人反感。找什么人,还要考虑能否接受。老朋友问候就说还可以好一点。他会珍惜、保护这种关系。


老黄不缺关系,但是却不愿意在某些关系上做文章。老黄不跳舞、不打球,麻将没摸过,虽然注意了自己的形象,但也为此得罪了某些领导。别人认为他是能人心态,自己过分依赖自己,但老黄常讲,金钱只是一个符号,靠自己挣的才踏实。因此老黄有点不符合特殊的中国国情,是逆流而上。他至今没有拿到一处便宜的地,用的都是别人破产的、没人要的海滩。


不少地方的政府领导暗示他可以圈地,最多的曾经慷慨地要送给他500多亩地。老黄不傻,知道做房地产能富成什么样,但他总是问自己这么凭白无故地拿农民的田地行不行?思前想后,老黄认为,如果拿到地,自己肯定不会像很多人那样倒手去赚钱,拿到地如果不能为当地做贡献,便没有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这样良心会不安,所以他都婉言谢绝了。但塞翁失马,焉之非福?老黄因此规避了多少不必要的政治风险,谁也说不清。


对类似的风险,与其说老黄特别敏感,其实还不如说是清醒,或者说是本分。汕头这些年出了不少大案,老黄也知道像走私确实比踏实做实业钱来得快。但是那些走私的怎么样呢?跑了,判刑、枪毙,没有好下场。老黄做事考虑后果,不贪,有,适可而止。他怕钱挣得太快,物极必反,钱挣得快就是暴发,接下来不是花钱,是烧钱。老黄觉得钱来得太快不是好事,不是辛苦来的,来得快,去得急,大家都不会努力。


这么些年风风雨雨的,老黄没有保镖,家门永远开着。


1994930,作为中国十佳的民营企业家,老黄和100位民营企业家一起走上了天安门城楼观礼台,那是中国民营企业家首次获此殊荣。但一起吃饭的时候,老黄说了一句出人意料的话——5年后大家彼此就不记得了。


老黄回忆说,当时很多老板都有一种老子天下第一的作派,但他很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成名的企业家大多靠胆量和运气以及善抓机遇,这种做法长不了,这不幸被老黄言中了,当时一起推杯换盏的企业家现在大多都湮没无闻了。


尽管成于机遇,败于机遇,但不管怎么说,三番两次的踩不对点,就得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了。这一点,老黄也不否认,他说,自己最大的问题是长期埋头于、满足于小地方,环境封闭,有个风吹草动到他这一层,早已是房倒屋塌了。但老黄有时反应并不晚,倒是超了前,这和他总是接触国际市场有关,1992年他就非常重视人才,1993年就率先做了CI。但是在中国这个市场环境下,你的拍子不准,倒霉的就是你。从1990年开始,老黄把公司的市场投放全部押在了做海洋生物保健品上,当时普通百姓还没有现在这样的保健意识,运作过于超前。


老黄现在还津津乐道自己提出的五化”——民企组织集团化、资本投资国际化、产业生产科技化、经营多元化、管理现代化。那时是1993年,五化有点超前。


有人说,做企业初期是企业之间的博弈,而做到一定规模就是和企业家自身的博弈了。人生有许多岔路口,对也在选择,错也在选择。老黄虽然有五落,但留下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第六次起飞


老黄说他此次从郑州来北京之前,正好忙着和很多当地的经销商谈生意,其中有一位先生打算自费制作一个长50,宽3的大广告牌来宣传昂泰,这只是昂泰布阵全国的一个镜头。老黄高兴地说,现在公司天天开店,每天超过1个,至今累计开了600多个。大家信这个产品,更信老黄的人品。老黄的目标是争取年底开到1000个,明年开到2000个。


老黄除了信心,其实还有庞大的资产。他说,他经营的是一个独特的三鱼一珠系列产品,现在正逐渐变为一个巨大的产业。他的养殖场还在,还有技术,还有巨大的原材料储备,随时可以制造出大量产品,相信总有一天还会更辉煌。其实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199792,老黄就独具匠心地搞起了连锁专卖、网络经营,以前没有人以专卖店的形式做网络营销,按照黄学敏的说法,这种方式确保了消费者的利益,所以他又有一个荣誉称号:连锁店大王1998418,国家取缔传销,老黄受了连累,他自己非常看好的营销方式中道而止。


老黄现在又开始重新打理连锁专卖,网络经营,他提出了含权消费的新主张,是针对目前国内保健品过分依赖广告投入进行销售的模式提出的,其具体内容就是把节省下来的广告费返还给消费者,返还给经销商,这就是含权消费含权营销。 目的是把生产商、经销商和消费者捆绑在一起。生产商大幅度让利,使经销商和消费者受益;而经销商和消费者积极性提高之后,反过来又促进市场拓展。


据老黄讲,昂泰的专卖店之所以能够发展比较快,首先就在于公司保证专卖店的利益。一方面,在专卖店建立初期,广东昂泰从专卖店首批进货中,提取进货总价约12.5%的金额给专卖店作为装修和发展费用,这样降低了专卖店加盟的门槛。 另一方面,昂泰每个月从全国销售总额中提取一定比例金额,平均分配并返还给专卖店,作为专卖店的房租补贴,这大大降低了专卖店的经营成本。


老黄重新出山后稳健了许多。吃一堑,长一智,老黄仔细地揣度了重新介入市场的时机,他觉得现在同样有风险,但是从感觉、反馈、论证来看,效果不错,加盟商姿态主动,见钱发货,都是好的现象。另外整个社会的保健意识逐步加强,人们非常关注身体状态,在对付亚健康病上昂泰的东西市场独特,产品有很好的功能定位。


老黄想稳扎稳打,因为他不想再重蹈19941995年全国上马几十个公司、几千万资金投入最后却失控的覆辙,但他眼中的蓝图又不得不催促他加速前进,将来全国的专卖店达到一定规模,他就要上电子商务,形成配送系统,接着就可以实施网上购物,这才是老黄的如意算盘。


老黄现在依然睡不好觉,是因为还有很多事没有做,感到急迫。尽管过去非常出色。但老黄的性格是永不满足,他觉得辉煌没有到,但总有一天会辉煌。冒昧地问他,如果还是没有实现呢?老黄又笑了,他说自己拿得起,放得下。


古人讲,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老黄五起五落了,也给折腾得够戗,在他失落的时候,多少人曾经劝他:老黄,算了,别干了。老黄心里清楚,一走了之,可以一了百了,但昂泰集团的员工谁来管?他苦心经营的三鱼一珠产业链谁来打造?在良心与责任面前,他选择了坚持。


回首往昔,和黄学敏同时代的企业家如流星般滑落者不可胜数,而今天谁能料到黄学敏又要重整旗鼓奋然前行,这又是怎样的幸福者与哀痛者?


我还要再挣扎10,黄学敏依旧是一副不服输的架势。


广东昂泰集团


广东昂泰起步于1983年,目前下属企业有广东昂泰企业集团鳗鱼养殖场、广东昂泰企业集团保健食品公司等。广东昂泰自1990年起就致力于海洋功能食品的研究和开发,比国家提倡的早五年时间,公司进行了坚持不懈的科研攻关。


公司率先以鳗鱼为突破口,后又将研究领域扩展到甲鱼、珍珠和鳄鱼,从三鱼一珠体内提取出具有双向调节身体机能和均衡营养作用的有效活性物质,能最大限度地保持人体生物活性,质量稳定可靠,分别达到国内和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产品问世以来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科技奖项。系列产品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公司承担的《鳄鱼抗肿瘤的有效成分提取与分离及新药的研制开发》项目被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这也是全国海洋生物科技攻关方面唯一的入选项目。


目前,广东昂泰拥有国内最先建成、规模最大的成片海滩鳗鱼养殖场,在国内首创的海滩涂养鳗技术,1992年被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在泰国的是拉差拥有世界最大的鳄鱼养殖场,鳄鱼数目达10万条;公司分别于1999年和2001年被认定为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黄学敏简历


1991年起:任广东省工商联执行委员


1992年起:任泰国中华总商会顾问


1993年起:任广东省工商联总商会第七届副会长


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执行委员


1994年起:被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评选为中国十佳民营企业家


被补选为广东省第七届政协委员


任广东省“光彩事业”推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1995年起:被补选为广东省第七届政协常委


任广东省第二届私营企业商会会长


1999年起:任广东省第八届政协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