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沿海新潮》以高新技术为突破口推进汕头水产业迅速发展

发布人:昂泰集团时间:1994-11-20

汕头市水产业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生产发展上的重要作用,以高新技术为突破口,加速实现产业多样化、品种良种化、生产规模化、产品高档化、加工系列化、服务社会化,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水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连创历史最好的水平。1993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8.8万吨,比199216.1万吨增长16.8%,,比1978年增长5.2倍,年递增率达12.9%,边疆年创历史最好水平。


——水产品产值同步快速增长,增长速度一直保持二位数的水平,1993年全市水产总值达到14亿元,其中水产品总产值达到7.4亿元,比1978年增长31倍,年递增率26%,比19926.2亿元增长19.4%。水产品加工业及其他二、三产业全面发展,1993年全市水产品加工量达到3.3万吨、加工产值达3.7亿元,比1992年水产品加工量2.56万吨、加工产值1.8亿元,分别增长29%1倍。


——水产品出口创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1993年全市水产品出品量9166吨,创汇8320万美元,占农业出口创汇的1/3,比19927258万美元增长15%,比1981年出口量1266吨、创汇213万美元分别增长6.2倍和38.1倍,年递增率分别达到17.9%35.7%


——水产品人均占有量高于全国、全省水平。全市水产品年均占有量达到45公斤,比199242.1公斤增长6.8%,比197811公斤增长3.1倍,比全国人均占有量14.07公斤2倍,高于全省人均占有量42.8公斤的水平,1993年投入市区水产品3.6万吨,比19923.3万吨增长8%,比19901.5万吨增长1.4倍。


——渔民收入高于全省水平。1993年渔民劳平收达到1.48万元,比1992年增长32%,比1980年劳平收462元增长31倍。1993年渔民人平收4900元,比1992年增长32%,比1980年人平收113元增长42.4倍,比全省人平收2600元高88%


汕头市水产业紧紧领先科技进步,坚持“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方针,以高新技术为突破口,以技术推广为重点。积极推动水产科技进步,促进水产业快速发展。


一、采用高新技术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如开发海胆胶囊、鳗油精、EPADHASOD生化保健食品等,运用难度大的养殖技术和管理,开发跨行业的冶金封口、消毒液等高新技术项目。一些低值水产品采用高新技术进行精、深加工变成高档产品,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增值数倍以至数十倍,效益倍增。采用最新生物技术提炼而成的康宝鳗油精,1993年荣获首届中国保健食品博览会金奖,产品远销港澳、东南亚一带,1994年产量可达50万盒,创值1000万元。昂泰生化综合制品有限公司,投资1200万元,对水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和开发,生产EPADHASOD生化保健食品,年产值350万元,创税利700万元。


二、积极引进推广水产养殖新品种,以“三高”为重点,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发展。1993年新引进的品种10个,1994年上半年又引进7个,使汕头水产养殖品种从1978年的18个发展到目前的63个,鱼、虾、蟹、贝、藻全面发展,1993年优质水产品养殖产量达到7500吨,占养殖总产量20.8%,比1992年增加64%,先后建成千亩鳗鱼养殖基地,万亩对虾养殖基地,5000箱优质鱼海水网箱养殖基地,3万亩塘鱼生产基地和4.5亩贝类养殖基地。至1993年全市累计出口对虾2.2万吨、创汇1.3亿美元,累计出口烤鳗1.1万吨,创汇1.7亿美元,出口活鳗2540吨,创汇1820万美元,虾、鳗成为汕头农业创汇的二大拳头产品。1993年全市水产养殖产量达到15.6%1993年全市水产养殖值达到3.4亿元,比1978481万元增长69.4%,年递增率达到32.8%


三、加强海洋渔业技术改造,大力推广使用先进的助渔导航仪器和先进的捕捞网具,以外海生产为重点,促进海洋捕捞业持续增穆斯林。多渠道貌岸然筹集资金2.9亿元,投入渔船的技术改造,增加渔船的吨位、马力,提高抗风能力和续航能力,配备先进的助渔导航仪器和保鲜装置。海洋捕捞机动渔船从1980年到932艘、15209吨位、45083匹马力,发展到19932941艘、63006吨位、20.94万匹马力。平均单船马力从48.4匹提高到71.2匹,单船吨位从16.3吨提高到21.4吨。1993年新增加导航仪、劳兰C、雷达、探鱼仪552台,1994年又新增245台,目前全市有各类助渔导航仪器2232台。1993年全市海洋捕捞产量达到14.8万吨,比1978年增长4.8倍,年递增率先到12.4%1993年全市海洋捕捞产值到3.86亿元,比1978年增长21.2倍,年递增达到22.95%


四、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工作,提高生产者科学素质。1984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300多期,培训2.3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3万多份,1993年举办培训班15期培训785人。


五、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全市先后投资5000万元,引进烤鳗生产线4条,年生产能力3600吨,人造蟹肉生产线一条,年生产能力800吨。


六、建立健全科技推广网络。目前市有水产研究所、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站,一些乡镇配备有渔技员。1993年还创办了市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及潮阳、澄海二个防治站,科技人员积极到基层办示范点,目前市水产局在基层办的示范点有11个。


七、在发挥本地科技人员作用的同时,积极引进汕头急需的科技人才,目前全市有初级职称以上科技人员137人,其中高级职称有19人,中级职称有58人,并先后从全国20多个省市引进中级职称以上科技人员70多人,涉及11个专业,这支科技队伍,活跃在市水产生产第一线,推动了水产生产的发展。


八、积极组织技术攻关。重点开展病害防治、种苗繁育、水产品深度加工。1994年开展的毛蟹北种南移人工育苗技术攻关项目一举获得成功,在广东尚属首次,走出了一条以企业为依托,行政领导、科技人员、生产经营单位相结合,当地技术与外地技术联手集体攻关的科技发展新路子。


1978年以来,全市水产系统获得了科技进步奖等各类奖励85项,其中1993年以来获得的有58项。对虾育苗和养成技术,鳗苗标粗和养鳗高产技术,鲍鱼人工育苗技术,单性罗非鱼人工毓技术等一批科技成果已在水产生产中发挥作用,使科技在水产增产中的贡献率达到4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科学技术在水产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汕头水产业实现了八个比较大的转变,一是水产养殖业从传统养殖业向现代养殖业转变,向生产多层次、经营多形式、品种多样化发展,全市水产养殖面积从6.2万亩发展到12.9万亩;二是海洋捕捞业从近岸海作业向深海作业转变,作业范围从1978年的2万平方公里扩大到5万平方公里,作业水深从40~60逐步推进到100~120;三是水产品加工业从单一的粗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现代化加工方法转变,全市建成水产品冷冻厂73个,水产品加工厂67个,年水产品加工能力达到6万多吨;四是水产品贸易流通从单一的国内市场向国内、国外市场一起开发,外向型、创汇型转变,目前全市水产品出口品种有20多个,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初步形成了生产、加工、出口创汇体系;五是生产技术从传统作业向现代化、科学化转变;六是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向高产优质高效转变,七是生产经营从小规模分散型向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集团化转变;作是产业发展从传统的养殖捕捞业向多元化跨行业、海洋国土开发转变。


(本文作者:汕头水产局局长,副局长,办公室主任 责任编辑:成勤)